近日,笔者获悉,今年年初以来,濮阳市以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、实施“村村通客车提质工程”为契机,强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进程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清丰县继范县、南乐县之后,于4月13日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。范县、清丰县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第一批村村通客车验收,被命名为“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”,并分别获得500万元补助资金。
完善运营设施。实施“村村通客车提质工程”要在改善通行条件上下功夫,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。今年年初以来,濮阳市围绕“1+1+3”(1个“提升”:范县作为国家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,进一步提升完善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;1个“晋升”:南乐县在省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的基础上,积极争创国家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;3个“创建”:清丰县、台前县、濮阳县争创省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)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的目标,把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同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产业振兴结合起来,做到巩固、提升、新建统筹计划,资金、土地、设备统筹使用,逐乡、逐村、逐路统筹安排,路面、路肩、边沟、绿化同步建设,停车站牌、港湾、标识同步实施。上半年,完成投资2.16亿元,完工里程182.4公里,“四好农村路”达到960公里,濮阳县、范县、台前县3个一级客运枢纽站先后建成使用,范县、清丰县、台前县规划建设的29个物流综合服务站正在加快建设。
注重运营模式。濮阳市围绕“一县一网一公司”“一网一规一特色”的要求,按照“规范现有线路、新增重点线路、普及全域线路”的思路,全面推动市城区公交、县城区公交、市到县、市到重点乡镇+县到乡镇、乡镇到村的“4+2”运营模式优化提质,逐步实现“四区”(市城区到濮阳县城区、清丰县城区、工业园区)同城、“五城”(市城区到鹤壁高铁站、南乐县城、范县县城、台前县城)提质、“四级”(市、县、乡、村)全履盖,落实运营线路、班次、时间、地点、票价“五定”标准。
优化运营组织。一是改革运营模式,完成市城区4家客运企业经营重组,引导全市15家农村客运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,逐步取消承包、挂靠等经营模式,实现统一经营、规范管理,实现“一县一网一公司”的目标。二是更新运营车辆,坚持“老旧车辆全部更新、合同到期车辆必须更新、合同将到期车辆协商更新”的原则,清丰县、范县分别完成新能源车辆更新180辆、150辆,其他县区也在加紧运作中。三是实施客运班线改造,通过新开班线、延伸线路、优化网络,形成直达快线、快速班线、常规公交及微循环公交(夜班、节假日)4个层次的客运网络,实现县乡互联互通,打造村村通客车“升级版”,让群众出门见路、抬脚上车,更安全、更方便、更快捷、更有获得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