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邱县把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,通过建立人才储备库、开展讲座培训人才、制定激励机制等措施,放大人才效应,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。
该县将农村各类人才分为致富型人才、知识型人才、技术型人才三类,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库进行重点管理。同时,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全面摸底调查,将实用人才专业、特长、项目等有关信息汇总,建立全县农村实用人才信息档案和人才资源库,实行人才资源信息动态管理。目前,县、乡、村农村实用人才库储备人才达670余人。
依托县乡党校、农广校、职教中心和示范基地,举办农村专业人才技能培训班9期,聘请专家教授来邱传经送宝4次;通过党建频道、党建直播系统开辟农业技术专栏,播发农业种养技术74期;调动社会力量,采取新购、征集、募捐等形式,为“农家书屋”配送科技图书12000余册;组织2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赴山东、河南等地考察学习,让市县专家教授、县乡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实用人才结成对子,开展技术指导;组织县农牧、科技等部门技术人员开展“实用技术下乡”活动,进行驻村指导,为农村实用人才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、资金、营销等方面问题。
为营造尊重人才、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,该县建立以政府奖励、专业协会奖励为主体,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奖励机制,开展“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标兵”评选活动,对带头创业、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做出贡献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表彰奖励,在政策、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,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。大力实施“能人型”村班子创建工程和“把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、把村干部培养成实用人才”为主要内容的“双培养”工程,强化政治激励。在去年村“两委”换届中,37名懂经营、会管理、带头发展生产的实用人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使一大批农户走上致富“快车道”。
为放大人才效应,该县通过搭建平台,支持和鼓励农村生产经营能手创办生产型企业、兴办经济实体、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,为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、种养品种、销售信息等全方位服务,搭建创业平台。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共组建文冠果、金银花、蜜薯、食用菌、莲藕和棉花加工、牛羊肉加工等专业小组320多个,推广新技术70余项,为广大贫困户解决技术问题780余个。同时,充分发挥本地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作用,组建了棉花种植加工、家禽养殖、林下养殖、林木管护等多个专兼职相结合的科技宣讲团,定期在农村巡回宣讲,用身边人、身边事和自己的致富经验,现场培训,当场解疑,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。一年来,有450多个贫困户掌握了一项适合自己的致富技术并光荣脱贫。
编辑:姬占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