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街长呼叫,部门报到”,是北京等城市较为理想的精细化管理状态,值得借鉴。今年两会期间,市政协委员张义波提交了《关于实施街巷长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建议》。对此,东昌府区政府办公室答复称,城区三个街道已落实首批街长42名。
张义波在提案中说,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进入攻坚阶段,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但目前来看,我市城市管理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,特别是城区内的背街小巷,仅靠执法部门的巡查来抓日常管理,容易出现反弹,效果不明显。建议学习北京等市经验,在我市实施街巷长制:每一条街巷都成立街巷理事会,设一名街巷长,具体负责街巷的卫生、秩序等日常管理,把城市管理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的“神经末梢”,把责任落实到街道、社区,真正解决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问题。
对此,东昌府区政府办公室答复表示,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痛点、难点问题,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做到城市精细化管理“有里有面”,东昌府区把2019年定为城市管理提升年,确定了“七大提升行动”,推行“街长制”是七大行动之一。
目前,东昌府区已在古楼办事处召开了“街长制”推进会,城区三个办事处已有试点,并落实首批街长42名,“街长呼叫,部门报到”的管理模式已初步形成。街巷实行“一街一长”,由办事处分管同志任总街长,“总街长”负责本辖区内街长制的具体统筹、协调、督促、落实,承担克难攻坚的主要任务。“街长”由工作认真、熟悉所在街巷环境的同志担任,负责所在街巷具体工作的开展和落实,各相关部门人员到岗、到位,积极衔接街长发现的问题,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及时制止、及时处置,区城管委负责对各街道街长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。在相关街巷胡同设立公示牌,亮明街长姓名、电话、职责、治理范围等信息。街道城管办负责街长制的具体工作,每日一巡查,每周一检查,每月一评比,每季度一通报。
今后,东昌府区将总结试点经验和教训,逐步进行完善,最终实现政府主导、居民参与的街巷管理模式,实现街巷管理的长效化、社区居民服务的精细化。
本版编辑:尚治红
责任编辑:姬占金